河南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心理学心理观(2023己更新)缩略图


河南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心理学心理观(2023己更新)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心理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大脑的机能,使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心理的发展、变化是实践活动的结果。

(一)心理是大脑的机能

当动物进化到一定程度时,逐渐产生了大脑,心理活动也伴随而生,但由于动物的大脑结构比较简单,动物的心理处于比较低级的水平。

当人类产生以后,由于其特性的决定,人类的大脑结构逐渐复杂起来,心理水平也大大提高,从简单的感觉、知觉、记忆到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及个性。

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作为大脑的机能,派生了人类高度发达的认识能力和智慧,发展了人类语言和抽象思维,孕育了无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以及复杂多样、各具特征的人格整体。

神经系统和大脑是使人类高于万物的物质基础;人类诸多心理形式所构成的智慧与才能以及整个的精神世界,是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的所在,这样,人类主宰世界和探索宇宙,直至最终掌握人类命运,才成为可能。

人脑的结构和机能与心理现象相联系,是逐渐为科学研究所发现的。直至19世纪中叶,脑科学的发展才从解剖上与心理现象联系起来。

1861年,法国外科医生布罗卡发现,大脑左半球皮层额下回受损伤的病人罹患了运动性失语症。这个区域后来被命名为布罗卡区。后来还陆续发现,皮层颞下回受损伤引起失听症,额中回受损伤产生失写症,顶叶角回受损伤引起失读症等。这些发现粗略地证明了大脑部位功能专门化的假设。

本世纪60年代以来,斯佩里等在为治疗癫痫发作而施行割断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胼胝体手术中,发现大脑两半球的心理功能是有差异的。

经过反复的研究发现,左半球为言语思维优势,右半球为空间定向优势。此后,持续的对两半球单侧化的大量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左半球为认知优势,右半球为情绪优势;以及左顶叶为正性情绪优势,右顶也为负性情绪优势等功能差异。

与此同时,微电极技术的发展取得在细胞水平上的研究成果。休伯尔和维塞尔对视觉感受野的研究发现,大脑皮层上的某些细胞专门负责接受外界一定方向的线条、形状、边缘等视觉刺激;而对脑的核心部位的微电极埋藏研究表明,下丘脑的某些部位分别产生正性或负性情绪反应等。

早在20世纪40年代,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在人的大脑手术中发现,对脑的刺激作用引起患者的某些记忆,促进了以后对记忆的神经传导和物质变化的研究。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记忆活动中神经突触上的核糖核酸增多,从而发现核糖核酸是记忆的物质基础,血液中霉物质的增多超过脑中核糖核酸的数量,就会导致记忆的破坏,从此开展了大量的关于脑生物化学的研究。

所有这些以及许多其他研究成果,越来越精确的证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尽管当前脑科学的发展水平,对于说明全部心理机制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可以肯定,随着脑科学的进步,心理的生理机制定将得到更精确的揭示。

那么,大脑是通过什么活动机制产生心理活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普洛夫通过研究揭开了这一科学之谜。

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

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

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铛,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铛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条件反射的情境涉及四个事项,两个属于刺激,两个属于机体的反应。一个刺激是中性刺激,他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并不引起预期的、需要的学习反应。这是条件刺激(CS),在巴普洛夫的实验中就是铃铛。第二个刺激是无条件刺激(UCS)。他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就能引起预期的反应;条件反射形成之前出现了肉,及UCS,就引起唾液分泌。对于无条件刺激的唾液分泌反应叫做无条件反应UCR。这是在形成任何程度的条件反射之前就会发生的反应。

由于条件反射的结果而开始发生的反应叫做条件反应(CR),即没有肉,只有铃铛的唾液分泌反应。

当两个刺激紧接着(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近)、反复的出现,就形成条件反射。

通常,无条件刺激紧跟着条件刺激出现。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随出现数次后,条件刺激就逐渐引起唾液分泌。这时,动物就有了条件反应。一度中性的条件刺激(铃铛)单独出现即可引起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称为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应就越巩固。条件刺激并不限于听觉刺激。一切来自体内外的有效刺激(包括复合刺激、刺激物之间的关系及时间因素等)只要跟无条件自己在时间上结合(即强化),都可以成为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一种条件反射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反射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反射。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集条件反射。在人身上则可以建立多级的条件反射。

当条件刺激不被无条件刺激所强化时,就会出现条件反射的抑制,主要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如果多次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用无条件刺激加以强化,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反应强度将逐渐减弱,最后将完全不出现。例如,对以铃铛为条件刺激而形成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狗,只给铃声,不用食物强化,多次以后,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量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不能引起分泌,出现条件反射的消退。

巴普洛夫认为,消退是因为原先在皮质中出可以产生兴奋过程的条件刺激,现在变成了引起抑制过程的刺激,是兴奋向抑制的转化。

这种抑制称为消退抑制。巴普洛夫指出,消退抑制是大脑皮质产生主动的抑制过程,而不是条件刺激和相应的反应之间的暂时联系已经消失或中断。

因为如果将已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个时期不做实验,他还可以自然恢复;同样,如果以后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很快恢复,这说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联系受到抑制。

消退发生的速度,一般是,条件反射愈巩固,消退速度与就愈慢;条件反射愈不强烈,就愈容易消退。

巴普洛夫和他的助手们变换了各种形式来验证“条件反射”的存在。他们变换的中性刺激,在喂食前使灯光闪烁,或者在狗可以看见的地方转动一个物体,或者某个可以碰触到狗的物体,或者拉动狗圈上的某个部位,总之,各种可以被狗感受到的中性刺激都试过了;他们甚至还尝试了改变中性刺激与喂食之间的间隔时间,结果都证明条件反射的确是存在的。巴布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可以解释人的很多行为。人的日常生活极其复杂多变,但人可以随机应变,首先就在于人因为条件反射而处于一种自动化了的或半自动化了的状态。但是,如果这种条件反射才产生负面作用的话,就会引起强迫症状、焦虑或不安发作。中小学生的不良习惯辍学多由此形成。

(二)心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大脑具有产生心理活动的机能,但大脑自身却不能产生心理活动,只有当大脑接受刺激物的刺激时,才能产生心理活动,这些刺激物就是客观事物,所以说,心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人的心理的产生,是由人的大脑所处客观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物做出反应的结果,因此,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水平就存在着差异。

狼孩的启示

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动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

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他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故事。

据记载,“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他们总是喜欢单个人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走。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他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

每天午夜到凌晨三点钟,他们像狼似的引颈长嚎。他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很长时间内对别人不主动发生兴趣。

不过他们很快学会了向主人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样。只是在一年以后,当阿玛拉死的时候,人们看到卡马拉“流了眼泪——两眼各流出一滴泪”。

据研究表明,七八岁的卡马拉刚被发现时,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力气都不能使他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

他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四年内学会六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四十五个词并勉强的学会了几句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马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不怕黑暗了。

很不幸,就在他开始朝人的方向前进时,却死去了。据“狼孩”的喂养者估计,卡马拉死时已十六岁左右。但他的智力只及三四岁的孩子。

事实证明,心理是大脑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与动物生活在一起,在动物生存环境的作用下,只能产生像动物一样的低级心理活动,而人则在人类社会生活环境中活动,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却是纷繁复杂、丰富多彩、变化多样,不断发展的,在这种环境中,大脑所接受的刺激也是复杂多变的,由此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并且是不断提高的。

如果一个人在长期与社会文明隔离的情况下生活,尽管其大脑的生理构造是正常的,但是其心理与行为,却完全被环境所同化了,尤其是儿童,和狼在一起就成了狼孩。

(三)人的心理的发展、变化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

人的心理产生后还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其所从事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紧密相连。

比如,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内容、水平与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内容、水平相比,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既与他们的生理特征有关,更与他们所从事的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目标、任务、活动方式密不可分。

1、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脑功能的开发

大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大脑的机能,大脑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而社会实践活动则使大脑潜能的开发成为可能。

中小学所开设的数、理、化、生等课程,着重于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学生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抽象逻辑思维水平,而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对左脑潜能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等
河南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心理学心理观(2023己更新)插图
课程的开设,著重于形象思维的训练,学生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形象思维水平,这一社会实践活动对右脑潜能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2、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心理内容

人的心理内容是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而不断丰富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越多,作用于大脑的刺激就越多,大脑通过加工、处理产生的心理内容也就越多。

如人的实践活动领域越广阔,人的认知视野就越开阔;人际交往面越广,人的情感就越丰富;人们对应环境变化的经历越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越多;人们受到的磨难越多,意志就越坚强;人们处理困难问题越多,智慧水平就越高等。

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面越宽,知识的积累就越丰富;思考的问题越多,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就越深刻;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越多,同老师、同学们相处的就越好,等等。

3、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心理活动水平不断提高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正常反应不是简单机械的复制、摄影和翻版,而是一种能动的主观反映。

所谓能动的反映,就是有选择的反映,尤其是对新异刺激的反映会更加及时。

当实践活动向大脑源源不断的提供刺激时,大脑不是机械的做出简单的一对一反映,而是通过加工、处理有选择的做出反映,对新异刺激的敏感性使大脑优先对其选择,并及时加工、处理作出反映。

大脑对新异刺激加工、处理的次数越多,其加工、处理功能就越强,能动的主观反应水平就越高,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就越明显。

因此,可以说实践活动的水平和心理活动的水平是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的。在学校教育中,包括学习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开展得越丰富多彩,质量越高,越有利于学生的心理活动向更高水平发展、变化。

二、心理学各流派的心理观

(一)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的心理观

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和一个短暂的历史。说它有一个漫长的过去,是因为心理学几千年来一直是哲学的一部分,说它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是因为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才从哲学的襁保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这至今也不过百余年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说,与那些已经长大为“成人”的学科相比,心理学只是一个“小孩子”。回顾心理学这短暂的历史,了解其发展的历程,将能够使我们对心理学的现状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

冯特与心理学的诞生

冯特,德国心理学家,现代实验心理学创始人之一。

1832年8月,冯特出生于德国曼海姆北郊内卡劳,1920年8月卒与莱比锡。

从1851年起,冯特进入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等学校专攻医学,1856年获得博士学位。次年,担任海德堡大学生理学讲师。

1858年转入精神科学领域,重视“感官知觉”的问题。1863年出版了《论人类和动物的心理学讲演录》,这部著作从许多方面论述了人的意识现象和动物的心理。

1865年初出版了《人体生物学教程》,反映了当时生理学的成果,曾得到恩格斯肯定的评价。

1874年出版了《生理心理学纲要》,他是实验心理学的第一部重要专著。同年,冯特应聘于莱比锡大学,直到去世,共任教45年。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心理学家日益增加,他们开始对冯特的有关心理学的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提出许多异议,产生了不同的学说和学派。根据研究者建构理论的不同学说 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的心理学派,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如下:

1、结构主义学派

结构主义学派是心理学中的第一个学派,其奠基人是冯特,代表人物是铁钦纳。

该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向和激情三种元素。

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向是观念的元素,而激情是情绪的元素。

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学派强调内省法,即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在他们看来,心理学的主要工作是把意识经验分解成若干基本元素,然后再研究整合了的要素。

2、机能主义学派

机能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安吉尔。

机能主义学派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把意识看做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把意思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

比较而言,结构主义学派强调意识的构成成分,而机能主义学派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例如,结够主义学派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学派则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机能主义学派的这一特点,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过程。

20世纪以来,美国心理学一直比较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这和机能主义学派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3、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年创立的。

在华生看来,意识与心灵生活都是迷信而玄妙的,研究这种不能琢磨的东西是不科学的,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并以刺激与反应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的主要内容,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直接的观察与测量,内省法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科学的。

可见,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应当研究行为;二是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以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行为主义强调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向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他的主张过于极端,否定研究人的心理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机械的分析人的行为,从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4、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科勒。格式塔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形状、完型、整体。

他们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有关知觉的过程。格式塔心理学深受物理学中“场理论”的影响,认为人脑中也有一个“场”,这个“场”也有一定的规律,人脑就是按此规律把客观的东西组成一定的完型。

他们反对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心理元素观点,也不同意行为主义心理学所持有的刺激-反应分析观点,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他们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的总和;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例如,一首乐曲包含许多音符,但它不是各个音符的简单结合,因为一些相同的音符可以组成不同的乐器,甚至可能成为噪音。因此,分析个别音符的性质,并不能了解整个乐曲的特点。

格式塔心理学采用的方一种直觉的观察法,并且是以阐述现象为主。但是,其理论不仅仅适用于知觉的研究,还可以解释其他许多问题,例如,学习研究中的有关顿悟和问题解决,乃至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出现都受到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巨大影响。

5、精神分析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在1896年创立的。

精神分析理论不仅是现代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20世纪影响人类文化最大的理论之一,其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

如果说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那么精神分析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并且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类的一切个体的和社会的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特别是性欲的冲动。

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并表现在人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中。

欲望或动机受到压抑,是导致精神病的重要原因。

所谓精神分析就是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的动机,使其精神宣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精神分析学派在发展过程中,许多后继的研究者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提出了反对的观点。

在受到社会学和人类学发展的影响下,精神分析理论开始转向重视和研究人格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因素,这些理论和观点被称为“新精神分析理论”。

总之,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派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方法以及对心理现象的理解等方面都存在尖锐的分歧。

这种学派纷争的景象对心理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因为每个学派都从一个侧面丰富和发展的心理学。

(二)当代心理学流派的心理观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后,不同学派的纷争局面并没有持续很久。

大约从20世纪30年代以后,各派间就出现了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新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某些占统治地位的传统观念(如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受到了日益猛烈的攻击,新的心理学思潮相继产生。

这些思潮不是以学派的形式出现,而是作为一种范式、一种潮流、一种发展方向去影响心理学的各个领域。

目前,这些新思潮主要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

1、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立的,它兴起的年代稍晚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而且在心理学界的影响也比这两个学派的势力小,所以被称为现代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批判精神分析是“残缺的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批判行为主义是“幼稚心理学”,主张以人的需要出发去研究人性,研究人类异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比如动机、欲望、价值、快乐、情感、生活责任、生命的意义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性持乐观的看法,认为人类本性是善良的,而且其中蕴含着无限的潜力。

因此,他主张要改善环境以利于人类人性的充分发展,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人本主义的兴起给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很大的启示。

但是,它对人性的看法是以自我为出发点的,他们片面强调天生潜能的作用,错误的理解了人的本质。

此外,人本主义心理学本身的概念比较模糊,缺乏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具体说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因而其理论难以得到检验。

2、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初50年代,它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认知活动,其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同时,认知心理学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

所谓信息加工观点,是指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把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储存、加工和使用的。

尽管目前一些心理学家对认知心理学的对象有不同的表述,侧重的方面也多不相同,但他们所涉及的实际上都还是认识的内部心理机制问题。

此外,认知心理学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之外,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研究方法,例如,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由于认知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和心理机制,它被称为心理学中的“心理主义”,并且由于它强调人的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制约,而被看作一种那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的心理学理论。

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他主要研究认知功能的脑机制、认知与神经系统活动的联系、脑发育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等。

科学家们相信,只有揭示心理活动的脑机制,特别是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才能真正揭示大脑的秘密,了解人的心理功能(如认知、情绪、意识和无意识等)的特点。在21世纪,认知神经科学将有望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流。

3、后现代心理学

后现代心理学是由持相近观点的心理学家及其他社会科学家汇集而成的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趋势。

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后现代文化思潮的产物,是在对科学主义心理学批判和解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研究方法上,后现代心理学反对实政方法的霸权,主张心理学研究应该采用多元的思维方式、多视角的看问题,研究方法应该多元化,对现象学、释义学、文学评论等诸家学说兼收并蓄。

后现代心理学关注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反对科学主义心理学把人视为机器的物化研究模式,重视对人的高级心理现象的研究;主张心理学应偏重于人的思维、创造性、人际关系、共存意识等高级心理活动。

他们呼吁心理学应该与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艺术学、文学相接触,以此成为能够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指导人的发展、促进人际和谐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科学。后现代心理学为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打开了新的视界,增添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但是,由于它起步较晚,其存在前提、理论构想和发展前景等都没有达成共识,也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尤其是他对科学主义心理学不加甄别的全盘否定,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后现代心理学一定会茁壮长大,成为心理学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