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RAL第八届“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的通知科学东北…缩略图


关于举办RAL第八届“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的通知科学东北…

关于举办ral第八届“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的通知
——材料链动未来,砺器铸就脊梁
薪火砥砺一世纪,荣光赓续新百年,站在东北大学建校百年新起点上,为加强学术交流、展示学术成果、促进学术创新,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与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办的ral第八届“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将于2023年10月27日举办。论坛主题涵盖了“钢铁材料组织性能调控理论与工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理论与技术”、“金属材料加工过程智能化”及“金属材料集成计算”等材料加工领域的重要分支,现诚挚邀请全国金属材料相关学科单位的研究生共襄盛会,共同探索学术新领域、分享科研新成就。
一、主办单位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二、论坛主题
材料链动未来,砺器铸就脊梁。
三、分会场主题
主题1:钢铁材料组织性能调控理论与工艺;
主题2:有色金属材料制备理论与技术;
主题3:金属材料加工过程智能化;
主题4:金属材料集成计算。
四、举办形式
线下参会+线上直播,主会场+各主题分会场。
五、举办时间和地点
2023年10月27日
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六、邀请对象
全国金属材料相关领域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
七、论坛奖项
论坛设有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1、一等奖:5个,奖金2000元;
2、二等奖:10个,奖金1500元;
3、三等奖:15个,奖金1000元;
论坛结束即公布评选结果并颁发优秀研究生奖金、纪念品及证书。
八、报名及评审流程
请感兴趣的同学及时加入qq群:920935633。
1、注册报名阶段:2023年10月15日前,登录蔻享会议服务系统(https://conferences.koushare.com/ral2023cljg)在注册参会入口提交报名信息,并在会议投稿入口提交报告摘要。(报名系统2023年9月27日00:00开放);
2、评审筛选阶段:经专家评审初选后,对入选同学发送邀请函及详细日程安排;
3、确认回复阶段:邮件或电话确认参会,截止时间10月17日;
4、发送ppt讲稿阶段:2023年10月23日前提交至蔻享会议服务系统会议投稿入口。
九、重要日期
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10月15日;
确认参会截止日期:2023年10月17日;
ppt讲稿发送截止日期:2023年10月23日;
报到日期:2023年10月26日;
演讲日期:2023年10月27日。
十、论坛联系方式
联系人:
陈方升:150 6595 9153
李晓华:188 4241 5932
联系邮箱:ral2023cljg@163.com
本次论坛无注册费,且不收取任何其它参会费用,主办方为各位校外参会研究生提供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支持。
本次论坛交流语言中文、英文皆可。
ral第八届“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即将开幕,欢迎涉及钢铁、有色金属、高熵合金等材料研究及连铸、轧制、锻造等工艺及数字化、智能化研究的博士生、硕士生踊跃投稿,我们衷心欢迎大家到访东北大学,到访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期待各相关学科单位研究生到会参与学术分享与交流!
往届论坛精彩回顾
东北大学ral“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自2016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届,相继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在内的全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优秀博(硕)士生参加,论坛主题涵盖了“钢铁材料组织性能调控理论与工艺”、“有色金属材料制备理论与技术”、“金属材料加工过程智能化”及“金属材料集成计算”等材料加工领域的重要分支。受疫情影响,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论坛采用线上方式举办,成功为三百余名优秀研究生提供了线上学术交流平台,并吸引了千余名研究生在线参与讨论,在广大研究生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历届论坛举办过程中,中国工程院王国栋院士对论坛密切关注,给予大力支持,并多次作主题报告,鼓励同学们立足材料加工领域的基础理论,紧跟前沿技术,要研究真问题,要真研究问题,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共同就材料加工领域创新性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
关于举办RAL第八届“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的通知科学东北…插图
及理论实践等内容进行分享和研讨,他期望论坛能成为全国研究生们学术交流、观念碰撞和共同进步的优质平台。
多年来,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东北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也对本论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论坛组委会的精心筹备与组织下,每届参与的研究生立足自身科研,就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一段段有见解、有特色的发言丰富了大家的思想;一个个新观点、新成果的交流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一次次新思想、新方法的融合拓宽了同学们今后的科研之路,这也赋予了ral“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持久活力与深刻影响力。
经过多年探索,论坛日趋成熟、日渐规范,ral“材料加工工程研究生论坛”也成为金属材料领域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标签。疫情散去,今年论坛恢复线下举办,让我们在这里汲取创新的灵感,创作学术的交响乐,让学术的辉煌在此绽放,让青春的活力在此交汇!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ral),前身是建于1950年代的东北工学院轧钢实验室,在老一代学长们的艰苦努力下,稳步发展,实力渐强。1989年得到世界银行的支持,踏上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之路。1995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我国轧制技术及其自动化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21世纪,ral加快了发展步伐,规模扩大,水平提高,正在朝着成为本领域全球领跑者的目标前进。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大力推进,2014年,以实验室为核心组建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通过国家“2011计划”认定并正式运行;2017年,以东北大学建设“双一流”学科群为契机,依托实验室构建我国唯一“冶金工业流程学科群”;2019年,实验室获批建设金属材料变革性制造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金属材料集成计算工程创新引智基地,同时有序建成多个中试和产学研合作基地、联合创新中心、研究院。
20余年来,实验室针对冶金工业发展进程中的核心共性技术问题,开展高质量、低成本绿色轧制技术、重大冶金装备研发及产业化、高品质钢铁及有色金属材料开发等相关科研工作,为轧制领域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原创性理论和关键技术支持。在轧制领域,实验室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伟大飞跃,是世界钢铁业中“中国理念”——“绿色制造、制造绿色”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
目前,干勇院士和王国栋院士分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常务副主任。实验室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汇聚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求真务实、精干高效、学科交叉、勇于创新的高水平科研团队。2016年,“先进轧制技术与工艺”团队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实验室现有科研团队15支,教职员工固定人员119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研究人员、实验等辅助人员16人,管理人员4人。博士后在站3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55人,副教授34人,讲师10人。人才队伍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获得“杰青”项目资助3人、国家领军人才5人、“四青人才”17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2022年新培育“四青人才”2人。
王国栋院士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凝练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转化→行业推广(r&des)”全链条创新和成果转化等理论和方法,采用“工艺-装备-材料一体化”途径实施成果转化,解决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探索并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之路。
近年来,实验室积极组织、承担各类国家重大、重点研究开发项目,主持了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并承担多项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攻关计划项目等。主持横向科研项目近千项,科研项目转化合同金额近34亿元。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67项,发表研究论文5500余篇,出版论著100余部。获得发明专利76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11项。
ral实验室现有科研、实验用房18000平方米,建有“现代轧制工艺模拟研究”“材料组织性能检测和服役性能评价”“轧制过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模拟”“计算机模拟分析”等研究平台;拥有各类大型仪器设备230余台(套),自研特色轧制试验设备40余台(套),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保障。
实验室遵循“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通过设立开放课题、建立访问学者制度、与国内外知名公司及研究单位成立联合研究室,吸引国内外学者来实验室开展交流、合作、研究工作。

蔻享学术简介
蔻享学术是国内外 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由中国科大乔振华教授创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中组部青千、中科院百人计划等荣誉)。其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基础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重点围绕学术视频,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平台自建立以来,与众多高等科研院所同行合作,打造了国内外知名的学术直播平台(含精品课程、特色讲座、学术会议等),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已上线学术视频逾5万个(含1000多个诺贝尔奖得主,菲尔茨奖和图灵奖等),上线各类科学文章20000多篇,科学代码100余款,平台视频观看总量超亿次。
更多详情请访问官方网站:www.koushare.com;app及公众号:蔻享学术。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