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嫁给无编制相亲男考研考试刘同面试国家线_网易订阅缩略图


…要不要嫁给无编制相亲男考研考试刘同面试国家线_网易订阅

文 | 米粒妈

米粒妈发现一件怪事儿,全职考研考公这个话题似乎已经变成了“月经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一次热搜。
前不久,一篇名为《21到26岁,她被困在考研考编里的5年》火了,全职考编考研的话题,也再一次引起了广泛讨论:
一个女孩用5年时间考研考编,到头来却一事无成,到底值不值得?

女主角叫刘同,大学毕业以来,她经历了四次失败的考研,以及五次失败的考编。
刘同出身于西北五六线小城,她的成绩一直都不属于拔尖的那种, 高考分数刚过一本线,去了省内某大学的石油工程系。
但入学不久,她才发现这是个天坑专业,就业渠道简直太狭窄了。
于是,刘同决定考研,但她不敢偏离本科专业太远,所以还是选择了与石油有所交叉的工科专业。
第一次考研成绩过了国家线,但是没能进入面试,刘同觉得自己布局太晚,所以开始准备二战;
第二次进了复试,也是她距离“上岸”最近的一次,不巧碰见疫情,面试转为她从未设想过的线上形式,且因为初试分数缺乏突出优势,最终她还是被刷了下去;
第三次考研,这一年报考人数狂涨36万,录取比例却在下降,但更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刘同的英语连国家线都没过;
第四次考研,背着三年的空窗履历,刘同的压力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也是疫情封控极其严格的时候,考试时间不断推迟,她终于在通宵等待之后,在凌晨6点接到考试安排,可是最终因为准考证等等疏漏,没能考出好结果。
看着身边同学要么在事业上已经有了起色,要么已经硕士毕业,她终于把目光转向了考编。
虽然编制考试内容难度小于考研,但是因为刘同的天坑专业,导致她只能去卷那些“三不限”专业,说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一点都不为过,凶多吉少是可以预见的。
后来的刘同,终于暂时从考研考编的执念里走了出来,找了一份几千块钱的工作,但她会不会继续游回去寻找片“岸”,谁都不知道。
在很多人看来,刘同这五年是白过了,她投入了很多,可惜除了失败的过往和病痛,一无所获。
从21岁到26岁,她过的几乎是同一天,每天睁眼就是刷题,刷题,刷题,就连过年都只敢休息两三天。

在接连的失败中,她也患上了严重的失眠和抑郁症。
这样的结果,真的让米粒妈很唏嘘。你能说她不够努力吗?我不忍心这样说。
可是有些时候,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冲劲未必是好事,有些事情,相信 酬勤,倒不如相信“选择大于努力”。

确实,这几年对考研考编的同学真的非常不友好,尤其是疫情期间,简直就是开启了“地狱模式”。
我和米粒爸之前都考过研,但都拿到offer没去读米粒爸本科全奖,研究生没申请到奖学金,不得不放弃了杜克大学的offer。我呢,本科毕业时没申请到最心仪的学校,直接工作了,一路倒是顺风顺水。不过你们知道我有名校情结,去年手痒申请了斯坦福试试,没想到被录取了。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苛责一个屡屡失败的女孩让人于心不忍,更何况,每个人的价值追求、家庭条件都不同,说到底,不管花几年去追梦,这都是个人选择。
但米粒妈想提醒各位的是,成功虽然离不开努力,但绝不是仅凭战术上的努力,更需要战略上的思考。
很可惜的是,在刘同身上,除了一腔孤勇之外,我并没有看到对于“上岸”更重要的东西。
首先,她缺乏对自己清晰的评估和认识。
因为她的叔叔和表姐在学业上异常成功,所以她也对名校有一种谜之执念。
虽然她成绩一直都不算出挑,却在考研上异常自信,再说直白点,有些好高骛远。
比如一战失败后,刘同的母校表示可以让她调剂回本校读研,虽然父母对此感到很满意,但是她却看不上母校,认为对提升学历背景毫无 助。
不仅如此,她的目标还越来越高,刚开始是一所南方211大学,三战的时候,虽然录取比例再次下降,但她却报考了一所难度更大的985大学。
然而,她的实力却没能匹配她的野心,这也是米粒妈感到奇怪的一点,因为都已经三战了,她的英语居然连国家线都没过。
你说她没努力吧,但她钉死在书桌前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你说她努力了吧,居然三战还在阴沟里翻船。
说真的,英语过国家线真不是多难的事儿,只要把该背的背了,该刷的卷子刷了,吃透历年真题,过线真的是基本操作。
再者,既然有考编的打算,那么就应该跳出本科专业,读一个有利于考编的文科硕士,可是小刘却仍然在工科里打转,导致她后来只能在“三不限”的岗位里卷生卷死。
在我看来,这无关智商,无关努力,毕竟每个人能力的天花板参差不齐,在有些方面,或许再努力也很难有质的飞跃。
更不要说,考试这件事有时候差的就是一点点运气。
对于刘同这样天资一般,没有明确长板的孩子来说,与其好高骛远,只盯着够不着的名校,倒不如脚踏实地,好好思考一下今后的发展路径,规划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真的比硬着头皮蛮干重要得多。
或许她相信了“ 酬勤”,以为靠压榨时间、透支体力,通过“走量”的方式就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却忽略了,她在并不合适的道路上,越努力,反而越走偏。

当然,也不是所有全职考编的人都像小刘一样闭门不出,一边考编一边相亲的大有人在,事业婚姻两手抓。
所以最近,相亲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工作,叫“正在考编”。
其实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一种更清新脱俗的说法,一说“正在考编”,立刻就树立起了上进、努力、勤奋的形象,未来可期的有为青年一枚。
但归根结底,就是待业在家,啃老为生罢了。相亲时这样给自己装点装点门面也没什么,毕竟大家懂的都懂,可坏就坏在,有些人真的把这份“工作”做出了优越感和代入感。
知乎上有个热帖讲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说白了,就是一个大专毕业,家境普通、考编失败的县城待业女青年,话里话外看不上家中开酒店、年入大几十万的男相亲对象,明确嫌弃他“无编制”。
更令人不适的是,明明男方弟弟和她一样都是待业,却被她称作“无业游民”。
和米粒妈一样“老人,地铁,手机”的人有很多,都在炮轰女生没有自知之明,以为“正在考编”就等于在编了,编制还没拿到手呢,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倒是先上了身,真是考出幻觉来了。
考研考出幻觉来的也有,比如直接在简历上写2023-2025南邮本科……别问,问就是正在考=考上了。

还有一位更是重量级,考研三年没考上,却到处宣传自己“具备研究生理论水平”……

米粒妈真的没想过,考试、找工作,居然也能考出幻觉,再这样下去,真的很担心他们会确诊为范进或者阿q。
越来越觉得,全职考研考编似乎变成了一群人的梦境,他们越是努力,越是执着,这个梦境就越深,信念就越强,也越难从其中醒过来。
就像这些已经考出上岸幻觉的人来说,点破梦境,回归现实,无疑是一种残忍。
虽然考研考编逐渐放开年龄限制之后,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多追梦的机会,对于没有背景和资源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幸运。
可是,追梦不等于做梦,理想不等于空想,想要达成目标,最不可取的就是盲目从众,埋头向前冲,一心只想着上岸,却弄不清楚哪一片堤岸才真正属于自己。
米粒妈不禁想起了那些“高考钉子户”,或许有些人确实是在坚持理想,但也很难说,是否有人已经把考试当作逃避就业、逃避独立的避风港了。
一方面,学习考试是他们最擅长、最熟悉的事情,以至于形成了巨大的惯性,所以在没有清晰并可落地的目标之前,全职备考就是最好的舒适圈。
另一方面,他们看着同学一个个步入正轨,自己却一事无成,就更难放弃之前投入的时间精力,必须得考出个名堂来,才能证明这条路没选错。
正如难找对象的大龄青年一一我都坚持这么久了,怎么能打自己的脸呢?
可是在我看来,这样的想法,都是不够成熟、没有担当的。
且不说别的,就说无止尽地在家啃老备考,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追梦的前提是先自立,靠自
…要不要嫁给无编制相亲男考研考试刘同面试国家线_网易订阅插图
己一步步达成目标,而不是靠透支亲人,推卸本该由自己承担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人生意想不到的坎坷波折数不胜数,可能前路渺茫,可能功败垂成,也有可能遭受无数非议和质疑。
如果因为种种不确定性就畏惧前行,甚至瑟缩于家中,把风险转嫁到父母身上,那么这样的人就永远不能称作真正意义上的成熟,也难以锻炼出抗衡命运的能力。
在故事的最后,毕业四年的小刘终于鼓起搬出了父母家,找到了人生中第一份全职工作,同时准备着下一场考试。
也正是在走出去之后,她才发现,曾经她无比羡慕的同学,即便已经考上研、进入体制内,也依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和不如意。

其实米粒妈觉得,或许所谓“上岸”对于某些人来说只是一个伪命题。
人生海海,即便工作再光鲜、学历再闪耀,也无法给你一劳永逸的承诺,任何小小的变故,都有可能让他们脚下的那块泥土瞬间瓦解,坠入水中。
而另一些人,或许他们从来不曾“上岸”,但因为拥有清晰的头脑,明确的判断,以及屏蔽外界声音的强大内心,所以不论身处何处,境遇如何,他们都有坚定乐观的态度,有勇气告别过去,开启新的挑战。
这样的人,其实一直都站在岸上。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