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鄙德
本号原创首发
这篇文章有关于一个背景称不上优秀,也无甚天赋的普通学生申请美国社会学博士项目的过程。之所以写作一方面是因为曾经在豆瓣读到前人申请的经验总结而受到鼓励,比如这篇《2014fall美国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其他还有不少有关社科写作、留学的帖子,我收集在豆列中);另一方面,是想陈述一些并非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学生的经验,故将题目拟为咸鱼申请记。
01
基本信息
1.1申请结果
16级某211社会学本科,19年末申请了十所左右美国社会学系的phd项目,最后只拿到了两所学校的offer。20年初,由于担心自己“全拒得”,于是还申请了5所英国的社会学或相关硕士项目。
博士项目:
offer:university of kansas,george mason university
拒信:ucb,chicago,bu,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university of illinois, boston college
授课型硕士:
offer:edinburgh, bristol, warwick, sheffield,
拒信:lse
美国博士项目的offer带gta研究生助教奖学金,足以覆盖所有学费和日常开销,这也是背景平平,只有本科学历的我申请博士项目的原因。相较而言,英国的授课型硕士似乎更可及一点,但也意味着一笔不小的开销(尽管有数额不一的奖学金可以拿到offer后申请)。
1.2背景简介
平均学分绩:86(我校没有官方的gpa算法,幸好现在不少美国学校申请系统接受百分制的成绩)
双学位:社会学、英语
gre:156+169+3.0
toefl:102 (speaking 23)
publication: none (本科毕业时没有任何正式学术发表,有一两篇非学术的发表,因此取而代之写了一些自己研究经历上去。)
references:我本科毕业论文导师(老豆红),本院一位剑桥回来的年轻老师,带过我做项目的副院长
研究经历:校级的挑战杯、大创;学院的脱贫攻坚项目打杂;某师的社会调查大赛。不过扪心自问,真正有学术训练意义的尝试,可能只是我导启发下做的毕业论文,但在申请那时还未进行。
international study experience:none(虽然曾经有大好机会摆在面前,不过现在因疫情和中美关系,国家留学基金委赞助的交换项目也大都停摆了。)
awards and honors: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奖,校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之类
从以上申请情况、背景,想必阅读至此的读者也明了笔者所谓“咸鱼”并非自谦,不过,我想或许正是咸鱼才懂咸鱼的难,普通人才更了解普通人的踌躇,这也是我动念要写这篇经验分享的理由。我希望自己的历程能给那些本科并非来自最好的几所大学的社会学学生一些参考。我会提及在经历本科社会学学习中的反思,这些念头是经历过的人心知肚明的:社会学的教育在同时给人希望和绝望;一些有关申请的更具体的经验将在后文详谈,我自己正是犯了很多错误,最后至多只取得如此申请结果,但“本应该更好”于事无补,只能希望写出来对后面申请者有 助。后文每节主要由个人经历和一般性建议构成。
02
为什么申请?
2.1 个人经历
2019年初,我在拉萨住了一个星期。好友的父亲在那边做水电工,腾了个房间给我们。由于冬季氧气稀薄,游客稀疏,因此冬季拉萨的景点如布达拉宫均免门票,开销很少。那段日子玩得很开心,但心里总隐隐担忧,不知道大三下开学后该如何计划。
我父母在西南小城做小生意,辛苦一辈子,也只攒了点钱。在大学前两年半,我虽然有过出国留学的幻想,但是一直以为出国留学意味着巨大家庭开销。对当时的我而言,出国留学只停留在一个模糊的想法阶段。实际,美国的社会学系相当慷慨,也与它学术设置有关(大多graduate program只招收追求博士学位的学生,不欢迎只意在于取得硕士学位的学生,故一般admission letter和一份全额奖学金的offer letter会一起发放。当然,如今美国也有不少自费为主的社科硕士项目,比如哥大、芝大都有开设。对于时间、资金
充裕和目标更高的学子而言是很好的跳板)。我导对此的解读是社会学相较其他专业有种风格性的东西在里面(我感兴趣的芝加哥学派可以说算是鲜明的例子),不同学校培养出来的博士也会有明显的学术风格差异,因此从本科生从头训练起会更合适。当时,我的想法是无论如何我不想去做重复单调的工作或者销售工作,尽管也有朋友借此谋生。体制内的工作,我也有隐隐的距离感;而做内容生产工作的朋友奉劝我不要做这份总是会违心的工作;我的程序员朋友带嘲弄的玩笑语气,让我转码,好赚钱。幸好我还喜欢读书(虽然喜欢读书和喜欢在学校接受教育是两码事,我只庆幸我在本科最后的光景遇见了很好的老师),我于是几乎没有纠结地选择读研究生这条路。
等到2月底开学,决定考研的同学已纷纷确定目标,而准备保研的同学也在准备材料,向夏令营投简历。彼时,由于一两名的差距而失去推免的资格让我稍受打击,另一面我搜寻了一些目标学校的考研数据(令人窒息的报录比),南大、人大等几所高校的竞争激烈的程度让我开始犹豫是否要继续考研。后来我周围有同学两次冲击北大、人大社会学,均以微弱之差落榜,也侧面印证了考研之路的不易。
没几天,在豆瓣上(我爱豆瓣),我意外认识了和我同校2011级的一位前辈@小雨真的宅,她当时已经在爱荷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告诉我了很多相关信息,给了我一些鼓励。于是一九年3月8号那天下午,我坐在桂子山图书馆四楼,决定申请留学。一来是,美国社会学博士项目几乎都是全奖,即便把书再读下去也不会怎么花父母的钱;二来是,放弃读研,会很不甘心,选一条周围人少走的路又何妨。
2.2目的陈述(statement of purpose)
关于“为什么要申请”的正式回答,其实就体现在你申请过程中必需提交的材料之一:statement of purpose之中。目的陈述要回答你为何要读博,为何要读社会学,为何要选择某所学校,你的学术训练如何?你对该系、某些教授有何想法?我没有真正的发表,也因此,我的sop是围绕着我自己从大一到大三下这段时间中,对于社会学知识的理解变化和研究经历组织的。而那些本科时或课程作业或小项目,我也试图找到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它们串联起来,以免显得极为松散。对我而言,那个线索就是社会分层和文化。一开始我以为这个材料并不会耗费多少时间,但后来才知道,或许这是申请过程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它会呈现你对于这门学科的积累以及你对未来的计划。此外,sop也你是到了申请的隘口,在短时间内,唯一还能改变和把握的材料。
技术性地来讲,sop一般是单倍行距「single space」,2-3页是极限,一般学校的要求是限制页数,也有些学校甚至明确声称500字以内,因此你可能还需要准备两个长短各异的版本,以应对不同需要。sop内容包括三部分:你的研究计划「1页且最好不要超」,过往学术训练(方法、理论)和研究历史「2/3页」,以及与你所申请这个系的契合程度「fit」「1/3页」。缺一不可。个人经历最好避免,即使和学术相关,也最多不超过两句。实习工作经历如果与你的研究兴趣相关则也可加进去。值得注意的是,sop无须太过学术,更不要在个人呈述中搞参考文献,因为教授会看大量申请材料,其研究方向也未必和你相近;听我导讲,大概场景就是一群被拉来的教授,在没有额外薪酬的情况下,要一起关在屋子里看上百份材。因此,一份短小精悍的sop无疑是更好的。
03
标准化考试
3.1个人经历:是否太迟?
“很多人连考g都能拖到申请季的那个秋天”,说的就是我这样的同学。对自己未来的规划了然于胸,并且尽早就开始准备,着实是一件有运气成分的事。而幸运又何尝不是一种社会建构(参见,sauder于2020年发表在sociological theory上论文《a sociology of luck》),我想除了我,有很多人同样没有机会在本科做像样的科研,没有机会接触到联合培养课程,更没有机会从美国教授那拿到一封推荐信。正如我自己一开始在人生的规划中,从未给留学这一选项留过位置,遑论提前准备。
但也因此,我希望表达一种观点,如果你过往的经历和成长环境令你下意识要排除一些选项,那么试着先多去了解这些选项,再做决定。说不定你会发现,你也可能值得拥有某些运气。这是布迪厄关于社会分层的分析中,对个人最直接和实用的教益(参见布迪厄《继承人》)。如果你像我一样到了大三下了才决定要申请留学,你也有很大概率能赶得及。
当然,如果要开始,那现在就开始,因为标准化考试越早越好(托福成绩两年有效,gre五年),这会为你后续申请中更耗时间也更重要的步骤留出余地。
3.2 toefl & gre
申请美国的研究生项目,需要的标准化考试主要有两项,一是toefl托福,二是gre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申请社会学的博士项目这两个成绩必不可少。两项考试均机考,区别在于,托福是一项语言考试,gre是关于词汇、数学和逻辑的能力考试。
托福满分120分,包括听说读写四大部分。对于社会学申请而言,托福总分要达到100分以上为佳,且最好单项分数高于24,才不会成为明显短板。我从3月8号到5月19号备考托福,首考出分100(后面想再刷分都没时间再好好备考,这也是准备过晚的坏处)。大概一个月时间里,我全然只在背单词和做阅读听力,从一开始的18分到一个月后基本tpo的测试题能稳在28左右,方才开始准备口语和写作(也因此后面留给口语和写作的时间也不足)。
gre全称 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s ,中文名称为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适用于除法(lsat),医(mcat),商(gmat)外的各专业。gre满分340,共分为三个部分,语文、数学和写作,没有口语和听力。语文和数学各自满分170。语文难度主要在于词汇和学术论文阅读,背完gre常见词汇,会获得1.5万以上的词汇量;数学部分较为简单,中小学知识,主要掌握数学词汇即可稍加练习即可。写作分为argument和issue,满分6分。主要为驳论文和议论文写作,不同于语言考试,主要考察使用英语作为工具的能力。
一般而言,数学要接近满分,语文接近160为好,总分320分以上为佳。写作最低3分,社会学的申请者最好能达到4分,该项才不会成为明显短板。我的写作只有令人难堪的分数,对于我的申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标准化成绩是相对硬性的条件,很多学校明确要求写作4.0+的(比如我心动的西北大学),只好舍弃。(虽然也存在一些例子,比如前辈3.5进了爱荷华大学社会心理学)。五月考完托福后,一直到到六月,我都在准备大三下的期末作业和考试,等到7月又去参加学院贫困县退出抽查的调研项目,等到真正回学校准备ger已经是8月份了,到九月一边实习,一边备考。十月初出分325。
最后,标准化考试存在大量的有迹可循的技巧,在知乎和留学论坛如“寄托天下”、“一亩三分地”均有大量优质的经验分享,可根据自己具体情况制定学习计划。我没有在教育机构报班培训,全部是自己参考他人学习经验贴,规划学习进度,在半年的时间考完这两门考试。但理想的情况最好是有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进行准备,我的成绩全部是踩在线上,对申请而言很有风险,但出于实际情况也是不得已的。
04
学术兴趣
4.1 个人经验
一个学生如果知道自己对什么方向感兴趣,并能遇到正好将他/她感兴趣的领域或方法教得很好的老师,那真最好不过。不过更多时候,我们可能只是碰巧大学四年所有上过的专业课中,有那么几门课老师上得用心,获得了老师的一定注意力,也因此打开了感兴趣的方向。
在大学最开始的时候,我杂七杂八读了不少书,当时没有概念,后来才慢慢知道当时读的东西在学术脉络里大概的位置。大一一开学,我读柯林斯的《发现社会》,只知道八卦好玩,接着读《互动仪式链》就云里雾里。当时,还在看斯考切波《国家社会革命》,不过社会学概论都还没上完,哪知道符号互动论、历史社会学。虽然想系统性地读一些领域的文献,但是当时我校大一大二课程,并由给学生太多这样的机会,一来是许多领域压根不开课,比如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二来是许多课程多年延用未经改变的ppt和教案,课程要么是没有给文献清单,要么文献范围大而失焦无从下口(这一状况在近年新进来一批很棒的老师后有很大的改观)。到了大三,学院的经济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课上,才第一次见到较为详尽的文献,即便自学也能梳理出一个领域大致的脉络;到了下学期,我导到华师来任教,也开了本科生的当代社会理论课程,我也重新跟着选读了部分,弥补了一下理论上的不系统。在国内gap的一年,又在学院修了劳工社会学。作为学生,把握住清晰的文献脉络,读懂理论问题变化,就足以激发起对社会学的热爱,然而在大学早期却很少有此机会。
大学早期,尽管我有做学术的兴趣,也对很多领域感兴趣,但不知道怎么下手,对于一项研究好坏也缺少判断。此外,本科人数很多,你想要做好就要争取被看见,但这又是一个闭环。于是,沉默的小镇做题家如我,总是自己闷头想。当时想参加科研活动无从入手,就拉着几个小伙伴一起强行开始。从头到尾也只找指导老师聊过一两次。那篇挑战杯的论文是关于地方情感依恋与大学生就业城市选择意愿。实际,地方情感依恋是一个人文地理学的概念,用一个非常个人的变量解释就业意愿实际上忽略了很多更重要的结构性的变量。同时,关于意愿研究很容易有测量上的问题,当时设计出来的问卷,到数据分析的时候才发现许多数据无法使用,最后,就只好用作描述统计。
大二还有一次小调查,是为了西方社会学理论课的作业(那么课基本是一学期讲完古典、现代和当代,因而详略失当,后面当代部分基本就让学生自己看侯钧生的教程)。那份作业中,我是想将“阶层区隔的在‘文化品位’上表现为是杂食(omnivore theory)还是高端品味(a high-brow taste)”,这个已经有讨论结果的问题验证一遍。在武汉文华书城、豆瓣书店等几家书店,通过目的抽样,找了五十多位读者做结构访谈,调查了社会属性有别的读者的阅读偏好和他们的社会经济背景。最后,我们的发现似乎印证了杂食理论,不过杂食性的阅读品味与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关联更密切,反而与家庭背景关联不那么大(这可能跟抽样的缺陷有关,因为能选择逛书店的人已经是很特别的一个群体,因此不能用以说明整体的阶层固化情况)。有趣的地方在于,作为合法性品味的高端品味是争夺中的,不那么确定的。
尽管对社会分层有兴趣,不过我在的学院也没有开设社会分层的课程。另外,非常矛盾的一点是,我自己兴趣还是在定性方法上,不免我也一度不太清楚我想做什么研究。后来才发现劳工研究领域可能更适合结合对阶层和定性方法的兴趣。那是一直到要准备毕业论文时,我导建议我去读了gary alan fine的那本研究后厨工人的《kitchens: the culture of restaurant》,我才找到了将我对于社会阶层和文化的关注与定性方法结合的题目,即去理解一个群体他们的文化生产和他们的日常劳动的关系。在疫情刚刚缓和,餐饮业初恢复的去年四月份,我在四川三家川菜馆做了田野(其实前后在饭店后厨待了很长时间,正式的参与观察和访谈只花了一个星期)。后来再修改的过程逐渐意识到要把这项研究放到劳工社会学的脉络中找对话的对象,而不能只停留在群体文化这个层次。因此,最后论文的实际的主要议题就变成了生产的文化如何影响劳动治理机制的问题。
4.2 写作范例(writing sample)
根据我导的说法,writing sample是非常重要的硬通货。这也就意味着,一份好的ws对于申请结果非常重要。但于本科生而言(以我自己的感受),用英语写一篇学术论文已难上加难,要写一篇好论文更不用说了。不过既然知道这并非易事,反而不用有太大的思想包袱,因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先写出来。
最好是将正式发表水准的论文、毕业论文或挑战杯得奖的作品转写成英文,但不要翻译更不要机翻。就算自己的表达不够高级,尽量把话说清楚就好。ws一般长度要求在10-20页的范围,通过格式修改,论文篇幅可操作的空间很大,不必太担心。最好要在英文文献中找到对话的对象。就研究问题而言,最好要有理论价值,因为中国的经验问题,美国的教授未必熟悉,理论问题学术价值则相对显著。如赵鼎新在一次讲座中所言,美国的社会学仍然也是地方知识。因此对于要在美国学术界立足的外国人,其实有更高要求,需要你做的研究在理论上有重要性。
我是将辅修的双学位的毕业论文作ws提交,双学位会提前一学期答辩,正好是我申请季的秋冬。于是,我试图将文学与社会学做联系。那篇论文的核心论点是社会学有助于解释文学现象,文学又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理论,具体的研究问题则是某部小说主题和手法为何通过文本内部研究无法达成共识。这一念头的起因是我注意到米尔斯(c. wright mills)的《白领:美国的新中产阶级》一书的前言,花了很大篇幅谈及当时文学作品中的中产阶级堪称”悲惨“的形象以作为其论据,包括厄普代克的《兔子快跑》( rabbit, run )中的白领,乔治·奥威尔的《上来透口气》(coming up for air)的保险推销员等。带着米尔斯对新中产阶级的悲观论点去重读奥威尔,不能发现其小说对《白领》中某些主题的预见。我在浏览文学期刊(如modern fiction studies)时,发现文学的内部研究,对《上来透口气》这部过渡之作的形式(非虚构/表现主义?)和主题(对资本主义和现代性是apocalyptic/positive;对被异化的中产阶级的绝望抑或是对普通个人和日常生活的充满希冀)的讨论呈两种矛盾的立场。因此我的论文就是以场域理论解释奥威尔的文学创作。奥威尔在三十年代的英国文学场域中的边缘地位和新闻写作谋生的需要,以及其自身为帝国主义服务的经历,促使其“写作惯习”有别于当时沉浸于对英伦乡村田园生活怀旧的主流作家。
最后,也不得已地提交了那篇论文,其实我内心非常忐忑。一来是文学社会学如今在社会学内是几乎无人问津的领域,二来我也知道自己在方法论上的问题和历史材料的不充分。将布迪厄的“惯习”的概念直接再加前缀或者从群体层次下降到个体层次,会有明显方法上的问题,我当时已经意识到,不过也没有办法再同时写一篇更令人满意的英文论文作为writing sample。不过后来,我导师讲,或许是因为在中国学生都是讲定量、有太多家国抱负的材料中,对于文化社会学的兴趣会让人眼前一亮。
05
择校
5.1 个人经验:一场失败
我最失败的部分可能就是选校和提交申请方面。因为时间紧迫,我甚至花钱请人 我初选了一遍学校。后来发现只适得其反,中介不是社会学专业的,他们会按照梯度选校,但并不太能掌握到不同社会学系的风格,因此几乎等到我改完材料过选校的十一月时,突然发现初选的清单怎么看都不满意。比如第一位就选的北卡,可我导出逃的母校确实和我不搭。只好靠自己又重头来找。更糟糕的是,我几乎掐着12月1号的日子在完成材料,甚至到1号几所学校截至那天我才把writing sample的初稿才改出来(多亏了中美半天的时差)。一路只能边改材料边寻校和提交申请。很多高校的项目在12月1号乃至之前就停止接受申请了。我也在十二月到一月之中逐渐重新发掘到诸多自认合拍的学校,但却已错过申请时间。一直到一月了,我才最终把writing sample改好,材料之粗糙可见一斑。
当时,我一度心灰意冷,大学三年多自己学得不踏实,标准化考试分数也不亮眼,材料还准备得这么仓促,最要命的是连学校都没能选到几所情投意合的,非常有可能会gap一年,重新申请(后来也确实因为疫情gap了一年)。不得已,寒假回到家之后,我又申请了几所英国高校的硕士,以作为“全聚德”的退路。
5.2 择校基本流程
访问合意的高校院系网站,主要查看三类信息,首先,主要是参考usnews的综合排名以及社会学的专业排名,并进行梯度选择。既然选择博士项目,那么性价比高的学校就是专业排名高,综合排名相对低。但更重要的信息是在对应高校院系的网站上。
第二,社会学系网站会涵盖该系研究方向的介绍。网页往往会将该系擅长的领域自豪地写在 “overview”的网页上,这些领域与你自身兴趣的匹配度关系密切。此外,还可参考“admittion”的页面,有些高校会给出往年的录取信息,包括标准考试的评价成绩,以及申请人数/录取人数,依次可作为申请是否可行的参考。其次,还有一些常问问题(fqa),可以获得一些信息。
第三,看“faculty”页面。里面可以看到在职教授的研究兴趣、代表论文,会看到一些感兴趣的,可以记下,在写文书的个人呈述中有关学校契合度的部分中还会用上。比如波士顿大学的副教授米尔斯(mears),她之前研究超模的《给美丽定价》,被我用在了申请的目的呈述之中(虽然还是被拒了)。
美国社会学的申请,套磁也就是联系导师并非必须。除非你的在做的研究理论与某个教授很合拍或者你有很心仪的教授,否则没有必要。这反而也算是一点好处,因为社会学是强委员会,招不招你取决于录取委员会而非某个教授,当如果真能有好感真的加分。
一定要尽早开始按梯度和契合度选好学校清单,并且争取在申请季的初秋就完成所需材料,这是我自己因为准备仓促而获得的教训。
06
推荐信
6.1 推荐信(reference)
如豆瓣上前人分享中说过,大多能拿到好校offer的大陆学生中,往往都有一封就职于美国社会学系的教授的推荐信。事实上,对于金字塔中间和往下的学生而言,那样一封推荐信是相当遥远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也还是有一些回旋的余地。
尽量找最了解你的老师写推荐信。原则上你在毕业论文的导师应该包括在内,他/她「们」可以对你的学术水平做出最详细的报告,申请委员会也最看重这个。其次,带你做过项目的老师以及你在他/她「们」课上表现突出的老师可作为选择对象,大多数情况下,熟悉程度要远比名气重要(如果两者兼具当然最好)。
或许你也能察觉不同老师对待推荐信这件事的态度有别。大部分国内院校的老师都不会亲自动笔为你写一封推荐信,大部分时候是你自己写好然后老师 你上传或者签字。对此,你只能希望找凭借对你们院系老师的了解,去找最适合也最负责的老师为你做这件事。一般而言,年富力强、海归的老师会比较好。
6.2 个人经验
大学前三年我一直有某种不适应,比如面对大学老师时的唯唯诺诺,面对一切权威的未知惶恐,在大学里的我都很难说自己是自在的,与学院的大多人、事务都保持距离,我会把被忽视(抑或自己主动疏远)视作是自己不够优秀的过错,因而也在暗中要把学分绩提高一点,争到点荣誉、奖学金。但总之,我有些抗拒要和学院或老师打交道这件事,用布迪厄的话来说,就是没有习得良好适应大学的文化资本。甚至在考完托福的关头,我都还想打退堂鼓。当时我找到g老师提推荐信的事情就表示“我今年来不及准备好”“i’m not qualified”之类的想法,g老师就说,你不试一下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qualified,而且你今年没准备好,你明年就准备好了吗?更重要的是,你今年推迟,你明年许多事情也要推迟。即便今年申请失败了,明年还有得选,可以找工作春招,可以考研也可以再申请,但今年你不做,明年别的事情也做不了。
带着破釜沉舟的念头,我决定尽力而为。如前文所言,如果不尝试某个选项,你也不会知道自己也能够拥有某份幸运。我本打算找本院三名指导过我项目或上过课的老师要推荐信,直到大四上我后来的本科论文导师在哈佛做完博后来我校任教。
当时,我还在构想writing sample,于是就写邮件约了我导见面。我导的健谈与平易近人令我很快就安心,在他面前不怎么讲话也不会冷场(笑),他给我推荐了方维规编的《文学社会学》。我一直很感谢我导的一点是他 我克服了我部分的不适应。待我写完writing sample的初稿后,再联系他 我过遍目时,我才敢提推荐信的事。出乎意料的是他立刻欣然应允。不同于其他老师,他也不要我写好发他,而是真正自己写了一封长推荐信。到了二零年一月份快放寒假的时候,我打算补申英国学校。不同于美国学校直接会把上传链接发到推荐人邮箱,英国学校推荐信要签名的扫描件或者邮寄。我跑到老师办公室,老师自己 我打印出来、签字。我当时就说,后面步骤给我来处理就好,老师却执拗地一定要自己装进信封封口。他说按美国的学术传统,现在还不能让你看到推荐信的内容。那天下午,他那严肃的态度真叫我又错愕又感动。
后来到了毕业论文选导师的时候,我丝毫没有犹豫地选了我导。我一直以为我那糟糕的申请准备状况还能拿到offer,应是多亏了他的建议和那份推荐信。这样说来,我也的确因为尝试申请,得到了一些好运。
07
关于留学中介
首先,我不认为申请美国的研究生,中介是必需品,就像备考标准化考试教育机构不是必需品一样。一个好的中介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减少你花费在收集、整理信息方面的精力,但本来中介就是靠信息不对称吃饭,因此,如果你不是像我一样,在正常上课的情况下,12月1号提交申请,3月份才从零开始准备,那么我认为,动辄上万中介费并不那么划算。
而且,这是建立在这是一个好的中介的情况下。一个坏的中介,可能会弄错的你的个人信息,可能或模板化的处理你的文书,可能会在拿到钱后办事不积极,而你反而会花费更多精力在与他们沟通上。
在前文所提到的整个主要流程中,每一步中介都仅仅是在执行为你提供信息的功能(关于标准化考试他们能提供的信息还很少,他们可能自己没有考过),到了后面提交申请的时候,可能会替你做一些上传材料、收邮件的体力活,但最核心的内容还是都需要你自己完成。
为什么说所有核心的内容需要自己完成呢?
其一,中介可能在英语的使用上更熟稔,但也更模式化;因此如果是中介代写的推荐信最好给老师亲自过目修改;
其二,中介 忙翻译的文书也一定要自己复核反复修改,例如当时我写好中文版的目的呈述发给中介时,已经将所有专业名词我都自己加了英译,有些还加了名词解释,但最后还是会出现他只能按照他的日常理解进行翻译,并且改得面目全非。最后其实我自己用英文重写了一份,再发给我导和学姐寻求意见,再反复修改。
其三,社会学是一门小众的学科,中介也很少有会代理申请美国的社会学博士项目的情况,因此找中介并没有太多优势,他们也没经验。同时,美国社会学的录取委员会几乎都是教授自己在看申请材料,不会像一些招生数量巨大的授课型硕士会把录取工作外包,这也意味着核查材料的教授对于材料中的学术的内容很敏感,进一步这意味着你完全托负给中介,而他们完全有可能会犯把stata软件写成了strate这种低级错误,而影响整个申请材料的印象。最后,像写作范例这样的学术内容,你甚至不能指望中介 你润色,因为他们完全没有接受过社会学的训练。你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和你的师友。
综上所述,我认为与其花钱找中介,不如在自己完成材料的书写后在淘宝找专业润色 你修改一番语言,很有可能他们几百块一千钱做得比上万的中介好。但不找中介,这也意味着,你要花更多自己的时间去收集处理信息,大量涌入繁复的信息会使人焦虑,因此申请留学也是一件越早开始或许越好的是。时间、金钱与精力这个中权衡取决于每个人自己的需要。
08
结语
不同于考研和保研,申请出国留学是一件相对少有人走的路,尤其是申请美国社会学这种一条路走到黑的项目。因此,在2019年的漫长过程中,我常常会有低价值感,会面临缺少参照对象的问题,尤其看到保研的同学已经大致出了结果,而考研的同学成群结队备考,而自己孤军奋战,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结果。你或许每天背三五个小时的单词或花大量时间浏览院系网页,但却不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样,也不知道还要做多久。时间两三个月地投入进去,面临的不确定性却很高,你真的需要很好的心理建设以及获得一些来自身边的支持或陪伴。
另外,真正重要的积累和训练其实都是发生在申请季那半年时间之前。申请不像考研那样能够在短时间靠记忆力扭转乾坤。但也不必将其神秘化,申请过程很大部分实际是体力活。如果你已经立足于某个必须做出决断的时刻,那你要考虑的就不是你是否“qualified for”这个申请季,不是你能不能做到,而是你要不要选择这条少有人走的路。做不做得到只有做了才能知道,而自我评判的想法只会带去无益的心理压力,把申请当作一件普通的事去做就好。
法国作家佩雷克在《沉睡的人》里,描写一个自我封闭的大学生,他几乎把自己关在阁楼上,在自我审视与游离于无意识的过程中,最终彻底遁世。他颇具反讽意味地把那个学生的专业些写成社会学。我很喜欢这个寓言式的故事,我几乎读到了自己。可社会学带给我希望的感觉可能正源自它要我们最终关心他人、关心自我,但社会学也可能变成另一种样子,缺少反思性的危险,我觉得这是我不想在国内读研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太理所应当了。我不确定我会不会变成那个沉睡的人,至少现在我还是在想念社会学。
希望我堪称平庸的经历能够对你的选择有些微 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