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藏传佛教寺院建筑_西藏_萨迦_发展(民族学考研藏传佛学难吗)缩略图


民族学考研藏传佛教寺院建筑_西藏_萨迦_发展(民族学考研藏传佛学难吗)

原标题:民族学考研: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文 / 王一菁

早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藏民崇尚本地土著宗教——苯教。苯教崇拜天地、日月星辰、山川陵谷、雷霆雪雹、禽兽及一切万物,相信万物有灵。佛教自唐代传入西藏后,受到苯教徒和崇尚苯教的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吐蕃王朝时代自始自终存在着佛苯之争。由于佛教更适合赞普统治的需要,统治者竭力扶持,佛教终于战胜苯教,得到发展和广泛传播,并取代苯教成为唯一正统宗教。在西藏,佛教迅速发展时期是赤松德赞时代,赤松德赞之后的三代赞普也都积极倡导佛教。

一、藏传佛教派别及寺院建筑发展

藏传佛教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密宗,同时又受到尼泊尔的大教和西藏苯教的影响,使得藏传佛教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11世纪至13世纪,由于对教条理解和解释的不同,西藏佛教开始出现教派分裂,先后形成噶举派、噶丹派、宁玛派和萨迦派以及格鲁派等。15世纪初期,宗喀巴在西藏推行“宗教改革”,创立了格鲁派。13世纪中叶,在元朝政府的支持下,萨迦派和萨迦昆氏家族取得了西藏地方领导权,形成一方宗教掌握西藏地方政权的局面,宗教和政治联系在一起,开始了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继萨迦取得地方政权后,藏族历史上先后产生了帕竹地方政权和噶玛地方政权。格鲁派兴起后,到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乾隆下令七世达赖格桑嘉措亲政、集政,政教大权集于一人,自此,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政教合一”有利于佛教的宣传和寺院建筑的扩大,在统治阶级支持和资助下,西藏开始大规模的兴建佛教寺院建筑活动。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发展迅捷,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自11世纪初至14世纪末为寺院建筑的发展及其风格的成熟期。15世纪为寺院建筑发展鼎盛期,以格鲁派四大寺(甘丹、哲蚌、色拉、扎什伦布寺)的兴建为标志,此时寺院建筑已经存在程式化,出现措钦大殿和扎仓的固定建筑模式。16世纪至20世纪初为寺院建筑发展的最后阶段,主要是修缮和扩建寺院以及兴建一些小规模的寺院,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营建活动。

二、寺院建筑选址和整体布局

西藏早期的佛教建筑及其后佛教寺院的选址除受地理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政治、经济、宗教的影响。据西藏文史资料记载,大昭寺建在湖上,地点由文成公主选定。文成公主通晓占卜,占卜显示雪域西藏的地形为罗刹魔女仰卧之状,需要填平卧塘,其上建神殿。透过记载,反映出早期藏族学者心目中的风水观念。西藏许多著名寺院是在地方贵族支持和资助下建成的,寺院选址往往选择该地方贵族首领居住地附近。绝大多数西藏寺院,是建于经济发达的村镇和政府所在地。西藏的藏北高原、藏南谷地、藏东峪谷、喜马拉雅山地四个自然区域,和藏南谷地的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过的区域经济最为发达,大量的佛教寺院分布于这个区域,尤以拉萨及其附近最为集中。宗教观点和宗教制度对寺院选址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被佛教徒视为神山圣水的山岗、湖泊以及朝圣道途中常建有寺院。阿里普兰县境内的山冈仁波齐峰和玛旁雍错湖被视为神山圣水,围绕神山,东有祖初普,南有达前寺,西有蒋扎寺,北有直惹普,围绕圣湖亦有八座寺庙。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整体布局,
民族学考研藏传佛教寺院建筑_西藏_萨迦_发展(民族学考研藏传佛学难吗)插图
由于各寺院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加之政治、宗教观念的影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式,基本上可分为宗教哲学象征式、人为控制式、自由发展式三种布局形态。

桑鸢寺是宗教哲学象征式的典型实例,由于桑鸢寺在西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对于其修建过程藏文史籍《五部遗教》《拔协》《西藏王统世系明鉴》《贤者喜宴》等书都有专门记载。《西藏王统记》记载:“中央乌策大殿效须弥山形,建成三层,下殿为藏式,中殿为汉式,顶层为印度式。乌策大殿四周分建四大洲、八小洲及日月殿,另于乌策大殿外四角建白、红、黑、蓝四塔”。赤松德赞时代的桑鸢寺早已不可见,但根据文献记载和寺院基址,大致可知其布局特点。桑鸢寺的布局,实为藏传佛教具体的建筑形象,桑鸢寺的设计对后世藏传佛教建筑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建于11世纪初阿里扎达县境内的托林寺,其中最宏伟的建筑组群为迦莎殿。分为内外二圈,内圈正中为方殿,方殿四面各设佛殿一座,呈十字状,其外围绕以一圈回廊。外圈东向是正门,南、北、西三面分别有殿堂三座,外圈四角分别是佛殿二座,白塔一座。迦莎殿共有二十三座殿堂,四座佛塔,形制奇特。迦莎殿将桑鸢寺整体布局的设计浓缩在一个建筑组群之内,中间方殿,象征须弥山,环廊外围四面的佛殿代表四大洲八小洲,四角佛塔,代表四天王天。

萨迦南寺是人为控制式的典型实例,位于萨迦县城重曲河南岸的平原地,萨迦南寺既是设道传教的寺院,又是萨迦王朝的都城,因而呈现出不同于其它佛寺的格局——城堡式整体布局。反映出萨迦政权初期,分裂割据,相互攻伐,社会动乱的时代特点。萨迦南寺分内外城,设两道城墙,外城为羊马城,设回形土筑墙一道,其外有护城河,内城墙为石包夯土墙,城墙四角和墙中部设高三四层的碉楼。城墙上原为垛口,1948年大修时改成藏式平檐。内城中心为以拉康钦姆(大经堂)为主、呈四合院式布置的主体建筑。

自由发展式,是藏传佛教寺院最为常见的布局形态,没有明显中轴线,随着寺院规模的扩大而自由地增建、扩建。寺院以主体建筑或早期的建筑为中心,逐渐向周围发展,利用次要建筑低矮的视觉,烘托出主体建筑的宏伟。主要有大昭寺、山南昌珠寺和日喀则夏鲁寺等。(图1大昭寺)很多采用自然发展式布局的寺院建在向阳的山坡地上,这样可以争取有利朝向,便于日照和通风。就视觉效果而言,同样规模的建筑群在山坡地上感觉要比平地上宏伟壮观。建于山坡地上的寺院,顺应地势,沿等高线层层分布,自然形成有节奏的轮廓线,尤以格鲁派四大寺最为典型。如:甘丹寺位于拉萨东郊达孜县境内旺波尔和贡巴二山间的山坳至山顶处,措钦大殿、夏孜扎仓、强孜扎仓等主体建筑位居高处,低处为喇嘛住宅,沿等高线分层布置,形成群楼密布、重重叠叠的外观效果,远眺甘丹,蔚为壮观,俨若山城。(图2甘丹寺)

1 图1 大昭寺

2 图2 甘丹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