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考研羌族舞蹈与羌族民间音乐相伴相生_歌舞_情歌_传承(羌族舞蹈书籍)缩略图


民族学考研羌族舞蹈与羌族民间音乐相伴相生_歌舞_情歌_传承(羌族舞蹈书籍)


民族学考研羌族舞蹈与羌族民间音乐相伴相生_歌舞_情歌_传承(羌族舞蹈书籍)插图
标题:民族学考研:羌族舞蹈与羌族民间音乐相伴相生

歌舞以凌 羌声娱人

孔又专

摘要:《尚书》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倒戈。”屈原《九歌》感叹:“羌声色兮娱人。观者瞻兮忘归。”僻居岷江峡谷的古羌人民以古朴迷人的歌舞感恩高山神灵、祭祀先祖圣贤,在自然圣洁的歌舞韵律中传承多彩的古羌民族宗教文化。

关键词:羌族;歌舞;羌民族宗教文化

“5·12”汶川大地震,将一个没有文字,却在历史记忆中成功传承独特的原始习俗与神奇的宗教信仰的坚强民族—— “古羌民族”呈现在世人面前。《尚书》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倒戈。”屈原《九歌》感叹:“羌声色兮娱人。观者瞻兮忘归。”僻居岷江峡谷的古羌人民以古朴迷人的歌舞感恩高山神灵、祭祀先祖圣贤,在自然圣洁的韵律中传承多彩的古羌民族宗教文化。

一、遗存悠久:羌族舞蹈与羌族民间音乐相伴相生

羌族民间音乐历史悠久,风貌古朴,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创造谱写迷人的旋律。主要有羌族古歌、情歌、赞歌、酒歌、祭奠歌、山歌、舞歌、盘歌、决术歌、婚礼歌、丧葬歌等歌谣,在音乐结构上多数以两乐句为一个乐段,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抒发情感的需要而作叠加、反复处理。因此,羌族的民歌曲式主要以二乐句和以二乐句为基础的扩充乐段为主,也有以四乐句为基础的扩充乐曲。羌族“多声部”唱法,以二声部为主,有四声部、多声部、男女混合唱法,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研究表明,作为中国音乐体系中的一部分,羌族民间音乐以五声音阶、徽调式为基础,虽间或加入清角或变宫形成六声音阶,但一直少有七声音阶出现。徵调式外,也有宫调式、羽调式、商调式、角调式等多元调式。羌族民歌旋律起伏自然、曲调简单朴实,具有古朴悠远、粗犷明快的音乐特色。

“喜热木”,即羌语“酒歌”。羌民族生活离不开咂酒,有酒必有歌,有歌必有舞。“萨朗”按羌族北部方言,有唱起来、跳起来的意思,是羌族各种唱腔、唱词和舞蹈动作完全不同的歌舞形式的总称。萨朗有动听的腔调、丰富的唱词、优美的动作,是一种边唱边跳、串铃相伴的集体舞蹈,也是一种独唱、领唱、合唱、轮唱、对唱、多声部唱等多种形式相融合的民族民间歌唱艺术。除唱歌、串铃伴舞外,也可随时加入锣、鼓、响器、唢呐、口弦和羌笛等乐器伴奏助兴。羌族萨朗的唱词有历史文化传承和即兴即景创作两种,大都为口头创作,取材广泛,是羌族人民敬畏自然神灵、祭祀先祖圣贤、抒发情感的有效载体。

锅庄舞曲是羌族人在各种喜庆日子里或是迎送英雄时举行的群众性歌舞活动。随着欢快的音乐,身着盛装的人们在“释比”或能歌善舞者的带领下,男女排成两条长龙,有时是手牵手成弧形或圆圈,踏脚,甩手 (胯),转身,扭腰,拐腿,绕肩,踏歌酣舞。叙事歌即“热米”,婚礼歌即“日瓦热木”,颂歌即“卡普”,苦歌即“热鲁”等。每逢节日集会、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的日子,羌人都会身穿民族服装,饮着咂酒,借用歌曲追忆祖先伟业,颂扬羌民族英雄史迹,抒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情歌即“苕西”。在少数民族音乐中,情歌热辣奔放而又婉转幽怨。在节日庆典活动时,羌族男女在户外相互约定的地点自由对歌,相互倾诉衷肠,表明爱慕心迹。“苕西”的歌词丰富、准确,极富表现力,用比喻、夸张、拟人、拟物等手法,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内容多数是表现爱情和婚姻。常是结亲时,女方对亲人、伙伴留恋的一种感情表白。羌族情歌通常采用三拍子节奏,一般有3/4、3/8、6/8等节奏。盘歌是情歌中形式广泛的一种体裁,盘歌即对唱,一般分男女对唱、女声对唱、男声对唱。[1]

山歌即“纳那”,是羌族人在山野田间割麦、薅草、赶羊、放牛、砍柴、背背子等生产劳作时对唱的,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对唱、轮唱等。如“戈西莫”等,遗存至今的山歌仍保持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民间歌舞形态特征。

释比文化的经年浸润、“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使得祭祀内容在岷江河谷遗存至今的羌族民间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丧歌即“勒衣布热木”,是伴随着丧葬礼仪唱诵的歌。释比作为人神中介充当领舞者,他头戴象征天神的金丝猴皮帽,手执神杖、响铃、法刀,脚踏“禹步”,羊皮鼓舞队追随其后,整个队伍先曲线后圆圈,随其节奏且歌且舞且鼓。舞步古朴、沉稳刚健,鼓声激烈,音乐旋律短促干脆,带来神秘的宗教氛围,寄托无尽的哀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92